预计2024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39,800万元至46,8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9.74%至29.04%。
1.2023年度出售了北斗智联科技有限公司15%的股权实现投资收益4.4亿元,本年投资收益较上年下降约3.9亿元。2.特种芯片及信息装备业务受项目延期及项目取消等影响,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降低约1亿元。导航产品业务中的国际代理产品由于受国产化替代影响,收入下降,归母净利润降低约0.3亿元。3.基于谨慎性原则,结合市场情况判断和会计准则要求,公司2024年拟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预计1.65-1.9亿元,预计将减少公司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5-1.9亿元,报告期内减值事项对归母净利润影响较上年同期变化不大。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金额已经公司年审会计师事务所初步协商,对于本事项不存在分歧。最终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金额将由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确定。
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2,800万元至39,8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303.49%至346.92%。
1.2023年度出售了北斗智联科技有限公司15%的股权实现投资收益4.4亿元,本年投资收益较上年下降约3.9亿元。2.特种芯片及信息装备业务受项目延期及项目取消等影响,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降低约1亿元。导航产品业务中的国际代理产品由于受国产化替代影响,收入下降,归母净利润降低约0.3亿元。3.基于谨慎性原则,结合市场情况判断和会计准则要求,公司2024年拟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预计1.65-1.9亿元,预计将减少公司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5-1.9亿元,报告期内减值事项对归母净利润影响较上年同期变化不大。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金额已经公司年审会计师事务所初步协商,对于本事项不存在分歧。最终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金额将由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确定。
1.2023年度出售了北斗智联科技有限公司15%的股权实现投资收益4.4亿元,本年投资收益较上年下降约3.9亿元。2.特种芯片及信息装备业务受项目延期及项目取消等影响,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降低约1亿元。导航产品业务中的国际代理产品由于受国产化替代影响,收入下降,归母净利润降低约0.3亿元。3.基于谨慎性原则,结合市场情况判断和会计准则要求,公司2024年拟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预计1.65-1.9亿元,预计将减少公司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5-1.9亿元,报告期内减值事项对归母净利润影响较上年同期变化不大。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金额已经公司年审会计师事务所初步协商,对于本事项不存在分歧。最终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金额将由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确定。
预计2024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8,100万元至8,5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157.56%至1209.78%。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根本原因如下:1.高精度模组受下游需求增速放缓,销量未达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售价下降,导致收入及毛利率不同程度下降。2.国际代理业务受国产化替代及上游供应影响,利润有所下降。3.陶瓷元器件业务由于募投项目结项折旧摊销大幅增加,产品正处于量产爬坡期,净利润同比有所下降。
预计202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000万元至4,5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98.59%至210.92%。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原因见下:1.高精度模组受下游需求增速放缓,销量未达预期;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售价下降,导致收入及毛利率不同程度下降。2.国际代理业务受国产化替代及上游供应影响,利润会降低。3.陶瓷元器件业务由于募投项目结项折旧摊销大幅度的增加,产品正处于量产爬坡期,净利润同比有所下降。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根本原因如下:1.高精度模组受下游需求增速放缓,销量未达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售价下降,导致收入及毛利率不同程度下降。2.国际代理业务受国产化替代及上游供应影响,利润有所下降。3.陶瓷元器件业务由于募投项目结项折旧摊销大幅增加,产品正处于量产爬坡期,净利润同比有所下降。
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36,000万元至40,000万元。
1.本年投资收益较上年增加约4亿元,主要是公司出售了北斗星通智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5%的股权所致。2.为了顺应用户需求及商业模式变更,多技术融合发展等趋势,打造“云+芯”业务模式,构建位置数字底座,在云服务、低功耗芯片、惯性导航等方向持续加大战略性投入,报告期较上年同期新增投入约5,000万元,影响归母净利润约2,400万元。3.受客户去库存影响及市场推广未达预期,致使芯片和导航产品业务收入下降,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降低约2.2亿元。4.基于谨慎性原则,结合市场情况判断和会计准则要求,公司2023年拟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预计2.96-3.26亿元,预计较上年增加2.23-2.54亿元。预计将减少公司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84-2.14亿元。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金额已经公司年审会计师事务所初步协商,对于本事项不存在分歧。最终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金额将由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确定。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5,000万元至19,000万元。
1.本年投资收益较上年增加约4亿元,主要是公司出售了北斗星通智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5%的股权所致。2.为了顺应用户需求及商业模式变更,多技术融合发展等趋势,打造“云+芯”业务模式,构建位置数字底座,在云服务、低功耗芯片、惯性导航等方向持续加大战略性投入,报告期较上年同期新增投入约5,000万元,影响归母净利润约2,400万元。3.受客户去库存影响及市场推广未达预期,致使芯片和导航产品业务收入下降,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降低约2.2亿元。4.基于谨慎性原则,结合市场情况判断和会计准则要求,公司2023年拟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预计2.96-3.26亿元,预计较上年增加2.23-2.54亿元。预计将减少公司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84-2.14亿元。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金额已经公司年审会计师事务所初步协商,对于本事项不存在分歧。最终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金额将由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确定。
1.本年投资收益较上年增加约4亿元,主要是公司出售了北斗星通智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5%的股权所致。2.为了顺应用户需求及商业模式变更,多技术融合发展等趋势,打造“云+芯”业务模式,构建位置数字底座,在云服务、低功耗芯片、惯性导航等方向持续加大战略性投入,报告期较上年同期新增投入约5,000万元,影响归母净利润约2,400万元。3.受客户去库存影响及市场推广未达预期,致使芯片和导航产品业务收入下降,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降低约2.2亿元。4.基于谨慎性原则,结合市场情况判断和会计准则要求,公司2023年拟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预计2.96-3.26亿元,预计较上年增加2.23-2.54亿元。预计将减少公司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84-2.14亿元。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金额已经公司年审会计师事务所初步协商,对于本事项不存在分歧。最终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金额将由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确定。
预计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800万元至1,2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79.12%至86.08%。
本报告期公司业绩同比下降主要原因见下:1、上年同期全资子公司和芯星通新增单项特许使用费收入订单,影响归母净利润2,660万元左右。2、为了顺应用户需求及商业模式变更,多技术融合发展等趋势,打造“云+芯”业务模式,构建位置数字底座,在云服务、低功耗芯片、惯性导航等方向扩大战略性投入,报告期较上年同期新增投入2,300多万元,影响归母净利润约1,680万元。
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000万元至4,5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49.44%至55.06%。
本报告期公司业绩同比下降主要原因如下:1、上年同期全资子公司和芯星通新增单项特许使用费收入订单,影响归母净利润2,660万元左右。2、为了顺应用户需求及商业模式变更,多技术融合发展等趋势,打造“云+芯”业务模式,构建位置数字底座,在云服务、低功耗芯片、惯性导航等方向扩大战略性投入,报告期较上年同期新增投入2,300多万元,影响归母净利润约1,680万元。
本报告期公司业绩同比下降主要原因如下:1、上年同期全资子公司和芯星通新增单项特许使用费收入订单,影响归母净利润2,660万元左右。2、为了顺应用户需求及商业模式变更,多技术融合发展等趋势,打造“云+芯”业务模式,构建位置数字底座,在云服务、低功耗芯片、惯性导航等方向扩大战略性投入,报告期较上年同期新增投入2,300多万元,影响归母净利润约1,680万元。
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6,000万元至7,5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42.73%至54.18%。
1.公司芯片及数据服务业务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地位,高精度芯片受益于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在无人机、机器人、测量测绘等应用领域持续增长,销量较去年同期相比翻一番。2.为了顺应用户需求、商业模式变化及多技术融合的发展趋势,加大“云+芯”业务模式投入,构建位置数字底座,为智能时代赋能,在云服务、低功耗芯片、惯性导航等方向扩大研发投入,影响归母净利润约5,500万元。3.2021年陆续处置了in-tech及银河微波等控股子公司,合并口径同比负向影响归母净利润约为3,650万元。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4,500万元至16,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21.01%至28.42%。
1.公司芯片及数据服务业务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地位,高精度芯片受益于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在无人机、机器人、测量测绘等应用领域持续增长,销量较去年同期相比翻一番。2.为了顺应用户需求、商业模式变化及多技术融合的发展趋势,加大“云+芯”业务模式投入,构建位置数字底座,为智能时代赋能,在云服务、低功耗芯片、惯性导航等方向扩大研发投入,影响归母净利润约5,500万元。3.2021年陆续处置了in-tech及银河微波等控股子公司,合并口径同比负向影响归母净利润约为3,650万元。
1.公司芯片及数据服务业务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地位,高精度芯片受益于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在无人机、机器人、测量测绘等应用领域持续增长,销量较去年同期相比翻一番。2.为了顺应用户需求、商业模式变化及多技术融合的发展趋势,加大“云+芯”业务模式投入,构建位置数字底座,为智能时代赋能,在云服务、低功耗芯片、惯性导航等方向扩大研发投入,影响归母净利润约5,500万元。3.2021年陆续处置了in-tech及银河微波等控股子公司,合并口径同比负向影响归母净利润约为3,650万元。
预计2022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5,500万元至6,5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26.7%至38%。
1.2022年上半年,因疫情影响,导致公司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业务受不同程度影响,部分项目和产品延期交付。2.公司为聚焦核心业务的发展战略规划,自2021年第三季度陆续处置了in-tech及银河微波等控股子公司,合并口径同比负向影响约为1,100万元。
预计202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000万元至10,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0.9%至28.7%。
1.2022年上半年,因疫情影响,导致公司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业务受不同程度影响,部分项目和产品延期交付。2.公司为聚焦核心业务的发展战略规划,自2021年第三季度陆续处置了in-tech及银河微波等控股子公司,合并口径同比负向影响约为1,100万元。
1.2022年上半年,因疫情影响,导致公司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业务受不同程度影响,部分项目和产品延期交付。2.公司为聚焦核心业务的发展战略规划,自2021年第三季度陆续处置了in-tech及银河微波等控股子公司,合并口径同比负向影响约为1,100万元。
预计2022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900万元至3,700万元,同比上年变动:-13.23%至10.71%。
1.报告期内,芯片业务市场的需求旺盛,尤其高精度及物联网应用领域增长稳健,公司把握市场机遇,以战略客户为牵引,实现芯片业务持续增长。2.一季度公司持续强化供应链安全,与战略供应商建立了顶层合作机制,供应链保供方面成效显著。3.公司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保生产经营有效开展,提升质量和效率管理,支撑业绩增长。
预计2022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200万元至5,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0.31%至19.42%。
1.报告期内,芯片业务市场的需求旺盛,尤其高精度及物联网应用领域增长稳健,公司把握市场机遇,以战略客户为牵引,实现芯片业务持续增长。2.一季度公司持续强化供应链安全,与战略供应商建立了顶层合作机制,供应链保供方面成效显著。3.公司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保生产经营有效开展,提升质量和效率管理,支撑业绩增长。
1.报告期内,芯片业务市场的需求旺盛,尤其高精度及物联网应用领域增长稳健,公司把握市场机遇,以战略客户为牵引,实现芯片业务持续增长。2.一季度公司持续强化供应链安全,与战略供应商建立了顶层合作机制,供应链保供方面成效显著。3.公司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保生产经营有效开展,提升质量和效率管理,支撑业绩增长。
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1,800万元至13,8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85.3%至116.8%。
1、报告期内,无人机、智慧农机、测量测绘、物联网类等市场高速增长对定位芯片的需求旺盛,公司把握“缺芯”的市场机遇,积极保供,报告期内芯片、板卡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约44%。2、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主业,持续加大核心业务的研发投入和保障供应能力建设,保持公司技术先进性,提高核心竞争力。基于22纳米芯片的高精度板卡四季度开始批量出货,同时加大了高精度数据云服务业务和面向消费类、物联网应用方向的定位芯片的投入。3、报告期内,为长期激励团队积极性,提高团队凝聚力,公司推出了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因实施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发生股份支付费用约2,500万元,已经计入本报告期损益。
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0,000万元至22,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6.5%至50.1%。
1、报告期内,无人机、智慧农机、测量测绘、物联网类等市场高速增长对定位芯片的需求旺盛,公司把握“缺芯”的市场机遇,积极保供,报告期内芯片、板卡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约44%。2、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主业,持续加大核心业务的研发投入和保障供应能力建设,保持公司技术先进性,提高核心竞争力。基于22纳米芯片的高精度板卡四季度开始批量出货,同时加大了高精度数据云服务业务和面向消费类、物联网应用方向的定位芯片的投入。3、报告期内,为长期激励团队积极性,提高团队凝聚力,公司推出了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因实施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发生股份支付费用约2,500万元,已经计入本报告期损益。
1、报告期内,无人机、智慧农机、测量测绘、物联网类等市场高速增长对定位芯片的需求旺盛,公司把握“缺芯”的市场机遇,积极保供,报告期内芯片、板卡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约44%。2、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主业,持续加大核心业务的研发投入和保障供应能力建设,保持公司技术先进性,提高核心竞争力。基于22纳米芯片的高精度板卡四季度开始批量出货,同时加大了高精度数据云服务业务和面向消费类、物联网应用方向的定位芯片的投入。3、报告期内,为长期激励团队积极性,提高团队凝聚力,公司推出了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因实施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发生股份支付费用约2,500万元,已经计入本报告期损益。
预计2021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4,500万元至16,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7%至51%。
1、受益于国产化替代和高精度领域的旺盛需求,抓住市场机会,公司在测量测绘、自动驾驶、无人机、车载应用等领域的市场份额持续扩大,销售额和归母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2、公司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缺芯”的大环境下,进一步加强供应链安全管理,提升管理效率,通过多层次的“激励”调动各级员工的积极性,为业务持续健康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撑。
1、受益于国产化替代和高精度领域的旺盛需求,抓住市场机会,公司在测量测绘、自动驾驶、无人机、车载应用等领域的市场份额持续扩大,销售额和归母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2、公司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缺芯”的大环境下,进一步加强供应链安全管理,提升管理效率,通过多层次的“激励”调动各级员工的积极性,为业务持续健康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撑。
预计2021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8,000万元至1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85.3%至131.6%。
1、报告期内公司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受益于行业用户、消费类等应用市场对基础产品的旺盛需求,公司基础业务板块收入和净利润大幅增长。受益于乘用车市场需求增长,公司智能座舱业务同比大幅度收窄亏损。2、重点项目方面,新一代22nm高精度射频基带抗干扰一体化芯片成功量产,高精度授时产品、标准精度定位芯片得到战略客户认可。面向物联网、可穿戴消费类需求旺盛,今年订单数量有望大幅度增加,公司计划基于现有基础加大投入,大力发展消费类业务。3、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对供应链的组织建设和投入,保供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000万元至12,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5.7%至86.8%。
1、报告期内公司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受益于行业用户、消费类等应用市场对基础产品的旺盛需求,公司基础业务板块收入和净利润大幅增长。受益于乘用车市场需求增长,公司智能座舱业务同比大幅度收窄亏损。2、重点项目方面,新一代22nm高精度射频基带抗干扰一体化芯片成功量产,高精度授时产品、标准精度定位芯片得到战略客户认可。面向物联网、可穿戴消费类需求旺盛,今年订单数量有望大幅度增加,公司计划基于现有基础加大投入,大力发展消费类业务。3、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对供应链的组织建设和投入,保供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报告期内公司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受益于行业用户、消费类等应用市场对基础产品的旺盛需求,公司基础业务板块收入和净利润大幅增长。受益于乘用车市场需求增长,公司智能座舱业务同比大幅度收窄亏损。2、重点项目方面,新一代22nm高精度射频基带抗干扰一体化芯片成功量产,高精度授时产品、标准精度定位芯片得到战略客户认可。面向物联网、可穿戴消费类需求旺盛,今年订单数量有望大幅度增加,公司计划基于现有基础加大投入,大力发展消费类业务。3、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对供应链的组织建设和投入,保供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预计2021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500万元至4,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66.75%至114.39%。
1.公司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聚焦核心业务和战略客户,芯片、板卡在测量测绘、无人机等领域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2.公司积极主动抓住国产化替代带来的机遇,克服关键原材料供应短缺的影响,强化供应链安全,对销售业绩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起到强劲促进作用。3.信息装备板块受益于市场需求拉动,订单充足,销售额同期大幅增长。
1.公司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聚焦核心业务和战略客户,芯片、板卡在测量测绘、无人机等领域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2.公司积极主动抓住国产化替代带来的机遇,克服关键原材料供应短缺的影响,强化供应链安全,对销售业绩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起到强劲促进作用。3.信息装备板块受益于市场需求拉动,订单充足,销售额同期大幅增长。
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5,572万元至7,072万元。
1、公司积极应对新冠疫情的影响,在董事会的正确部署和领导下,公司全体员工牢固树立了在复杂环境下“过紧日子、打硬仗”的基本思想,严格控制各项成本和费用支出。2、受益于智慧农机市场和专业无人机市场的快速需求,高精度板卡出货量增长超过100%。3、受益于国防装备整体市场需求旺盛,信息装备业务订单饱满,实现快速增长,收入同比增速约为84%。4、受益于国家社保减免政策等积极的财政政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工成本。
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4,000万元至15,500万元。
1、公司积极应对新冠疫情的影响,在董事会的正确部署和领导下,公司全体员工牢固树立了在复杂环境下“过紧日子、打硬仗”的基本思想,严格控制各项成本和费用支出。2、受益于智慧农机市场和专业无人机市场的快速需求,高精度板卡出货量增长超过100%。3、受益于国防装备整体市场需求旺盛,信息装备业务订单饱满,实现快速增长,收入同比增速约为84%。4、受益于国家社保减免政策等积极的财政政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工成本。
1、公司积极应对新冠疫情的影响,在董事会的正确部署和领导下,公司全体员工牢固树立了在复杂环境下“过紧日子、打硬仗”的基本思想,严格控制各项成本和费用支出。2、受益于智慧农机市场和专业无人机市场的快速需求,高精度板卡出货量增长超过100%。3、受益于国防装备整体市场需求旺盛,信息装备业务订单饱满,实现快速增长,收入同比增速约为84%。4、受益于国家社保减免政策等积极的财政政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工成本。
预计2020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000万元至11,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403%至3754%。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持续聚焦主业,进一步推行降本增效措施挖掘增长潜力。其中“IC+云”板块聚焦战略客户和业务发展需求,持续加大核心关键技术投入,不断提升质量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水平,竞争优势凸显,产品在高精度和特种应用方向得到广泛应用;微波陶瓷业务紧跟市场变化,优化配置资源,保持了稳健增长;汽车智能网联板块业务整合效益逐步呈现,持续减亏。
预计2020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000万元至7,000万元。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增长的主要原因是:1、公司导航芯片及5G陶瓷元器件业务受益于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增长。2、公司信息装备板块订单需求饱满,实现利润同比大幅增长。3、针对疫情影响,公司及时采取了降薪、控员、控费等降本增效措施,致期间费用下降。4、由于政府的社保减免优惠政策致公司人工成本有所下降。
预计2020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000万元至3,000万元。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增长的主要原因是:1、公司芯片业务受益于新型高精度应用领域快速增长实现营收和净利大幅增长;2、公司陶瓷元器件业务受益于5G基站建设带来的需求快速增长;3、针对疫情影响,公司采取有效措施降本增效,缩减运营成本支出;4、享受政府的社保减免及补贴等优惠政策。5、公司在报告期处置与主营业务相关度较低的资产所产生的收益贡献。
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5,000万元-65,000万元。
本次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下滑,主要原因如下:(一)大额计提资产减值。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及相关会计政策规定,公司对商誉及重要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经初步测算,资产减值总额预计65,300万元,明细如下:1、商誉减值预计53,000万元。公司自2014年进入了规模化发展阶段,根据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及其产业化战略,公司提出了“上规模、上水平、国际化”战略发展目标,为完成这一目标,公司2015年开始围绕“北斗+”进行了一系列的产业并购,2015年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收购了华信天线年收购了东莞云通、广东伟通,2017年收购了杭州凯立、德国in-tech和加拿大Rx等公司。通过收购,构建了导航产业上游以芯片、板卡、天线为主的基础产品核心优势,下游构建了以汽车为应用场景的市场,形成了国内以硬件产品和国外以测试服务的业务形态。但收购也形成了巨额商誉,截止2018年12月31日公司账面商誉净值约为15.2亿元。报告期内,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加大,公司部分客户经营陷入困境。公司管理层、评估师、会计师对存在商誉的资产组,根据2019年度业绩预测完成情况、产品或服务的竞争优势、未来的市场规模、趋势和竞争状况审慎评估,部分资产组的商誉存在减值迹象,预计减值总额在53,000万元左右,涉及资产组6家,由于涉及的资产组较多,公司将在年报中详细披露减值测试方法、测试过程和原因。敬请投资者关注。2、应收账款减值预计5,100万元。(1)众泰汽车应收账款的预计减值损失3,300万元,从2019年下半年众泰汽车经营陷入困境,资金链出现问题,公司立即采取法律手段追讨应收账款,虽然法院判决胜诉,但众泰汽车目前面临多起诉讼,出于谨慎考虑,公司对众泰汽车及关联方所欠应收账款计提了减值准备;(2)博郡汽车应收账款减值约617万元,博郡汽车主要从事新能源车业务,由于受新能源补贴政策的影响,博郡汽车资金链紧张,整车整体项目目前均处于停工状态,所欠公司应收账款从2019年7月开始逾期,屡次未按照约定回款,从客户的经营状况判断,回款可能性很小,公司对其所欠应收账款计提了减值准备。(3)计提其他经营陷入困境或倒闭的客户所欠应收账款约为1,200万元。3、无形资产及存货减值预计7,200万元。无形资产的减值主要来自于智能网联业务板块,其开发的车联网业务,随着汽车市场的业态变化,跟大数据相关的业务车厂开始自己研发,预计车联网未来难以形成商业化落地,公司决定停止车联网相关的业务拓展和研发,已形成的相关无形资产做减值处理。鉴于2019年部分汽车制造商受市场需求下降影响,生产减产,订单无法履行;部分车厂如众泰汽车经营陷入困境,生产停滞;导致公司对应这些客户的存货预计无法实现销售,计提了减值准备。(二)研发费用增加。报告期内公司在导航芯片、微波陶瓷元器件、智能网联等业务上投入了较大的研发支出,总体研发费用合计约2亿元,较上年1.4亿元增加0.6亿元。
预计2019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0万元-5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0.67%-100%。
根据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规定,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企业将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的后续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需计提减值准备。故本报告期内公司将Fathom的减值损失调整为其他综合收益,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000万元。
预计2019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000万元至5,000万元。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1、报告期内公司为未来发展,继续在研发方面保持高强度投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研发费用约1,900万元,同比增长32%;2、公司对加拿大FathomSystemsInc的其他权益投资,由于在报告期内标的公司的财务状况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账面资金不足以维持正常的经营活动,出于谨慎考虑对此笔投资计提了全额减值准备,涉及金额为3,001.6万人民币;3、国内智能网联业务受汽车行业整体需求下降影响,经营表现亦有所下降,本报告期该业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约3,000万元。
预计2019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00万元-2,000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基础板块业务均实现稳定增长,其中导航定位类产品及通讯产品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水平超过前次预计情况,是本次业绩修正的主要原因。
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9,000万元-14,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变动:-14.20%至33.40%
根据公司业务的季节性波动特点,四季度业绩回升较为明显,特别是基础板块与汽车电子和工程服务业务较三季度大幅回升。
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000万元-6,000万元,同比减少21%-34%。
1、受中美贸易战、国内经济环境下行和去杠杆的影响,管理层下半年开始重点将资金安全作为首要控制目标,采取了谨慎的销售策略,致公司整体业绩不及预期。2、汽车工程服务业务在北美市场布局以及智能化电动化等产品技术领域布局并投资建设,但相关交付订单延期,影响收入确认的进度,经营业绩未达预期。
预计2018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200万元-5,2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58%-103.76%。
公司在2018年二季度处置持有的宁波海上鲜经济技术有限公司5%股权带来的投资收益导致公司盈利有所增长,另公司基础产品板块在2018年上半年销售情况良好,盈利超出预期。
预计2018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65万元–42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15.07%
公司2018年度第一季度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的主要原因为:1、汽车电子板块订单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净利润有所上升;2、出售参股公司部分股权致投资收益增加;3、基础产品较去年同期下滑,主要控股子公司受到下游客户订单延后,收入下滑;上游人工和原材料价格成本上涨导致毛利下降,净利下滑。
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000万元-12,5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93.00%至142.00%
1、公司基础板块业务持续稳定增长,收入及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2、本年处置子公司股权,取得投资收益致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3、本年新并购入的公司合并利润使公司整体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
预计2017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50万元-7,8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50%。
1、公司基础版块业务持续稳定增长,收入及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上升;2、本期预计处置子公司股权,取得投资收益致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
预计2017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954万元-2,6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00%-100.00%
预计2017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0万元-500万元
(1)公司基础产品业务一季度发展良好,收入和利润较去年同期平稳增长;(2)2016年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用部分募集资金补充了流动资金,财务费用较去年同期减少;部分闲置募集资金用于委托理财,理财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
预计2016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060万元–608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至20%
2016年本公司积极推进“北斗+”的发展战略,预计公司的营业收入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造成业务预告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本公司终止了筹划以现金并购境外汽车电子与导航资产的重大资产重组将导致意向保证金实质性风险;按照会计准则,遵循谨慎性原则,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触发的意向保证金损失500万欧元(约3,653万元人民币),公司将确认预计负债和营业外支出,影响2016年度的业绩;二是投资并购的费用较前次业绩预告时的预计费用增加所致。
预计2016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00万元-5,900万元
1)公司2015年下半年陆续收购华信天线,佳利电子和银河微波,致使和上年同期对比利润出现较大提升。2)公司原有业务本年度取得了较好的营收增长及成本控制,以及新收购业务自身较好的业务拓展和布局,使得集团收入和利润都同比取得了较大增长
预计2016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0万元-1400万元
1、公司2015年收购华信天线,佳利电子和银河微波本年度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对归母净利润贡献较大。2、基础板块行业部分业务单元由于客户结构和销售模式发生变化,同比去年收入和毛利额有所上升。
预计2016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00万元至1500万元。
(1)部分订单实际签署比预期提前,结转到2016年一季度的收入增加; (2)导航基础板块部分业务毛利率高于前期预测。
预计2015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600万元-55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0%-80%
2015年业绩预告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公司2015年四季度在中关村北斗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的互联港湾投资项目因处置实现投资收益,因此向上修正2015年业绩。
预计2015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200万元–2850万元
受市场之间的竞争和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 1-9 月收入增长放缓;以及公司继续加大战略性投入,影响了当期损益。
预计2015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500万至2800万
上半年市场竞争加剧,收入比上年同期略有下降所致;同时公司为了未来的发展,加强了业务拓展,导致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上升所致
预计2015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123万元–1460万元
(1)一季度为公司业务淡季,本年度收入较上年略有上涨,但由于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以及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导致净利润下降仍然亏损;(2)报告期内市场竞争导致部分产品毛利率下降
预计201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022-4,316万元,同比上年变动:-30%至0%
造成2014年业务预告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公司四季度销售未达到预期,因此将2014年度向下修正。
预计2014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00万元至1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5%至85%。
主要系下述两方面所致:①去年同期盘活资产增加营业外收入对利润影响较高;②永丰基地投入使用导致本期折旧摊销费加大。
预计201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00-1,400万元。
虽然公司业务收入预计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但受(1)市场竞争加剧,部分产品毛利率降低;(2)人才竞争导致成本上升以及基地建设项目折旧摊销增长,使期间费用增加等因素影响,预计2014年1-6月份亏损。
预计2014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00-1800万元。
(1) 一季度为公司业务淡季,尽管预计报告期内公司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但因北斗产业相关人才竞争加剧及通胀的因素,人工成本费用增幅较大,同时由于办公场所管理支出较搬迁前增加,导致净利润下降;(2) 报告期内市场竞争导致部分产品毛利率下降。
预计201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227.80-4,611.14万元,同比上年下降:0%-30%
主要系下述原因所致:①与政府应用相关业务市场需求延期慢于计划;②上年度盘活资产导致营业外收入所产生的利润,较本年盘活资产所产生的利润高;③上年度及本年均有募集资金项目结项,导致本年折旧摊销费用加大。
预计2013年1-9月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00至2,000万元,同比变动-60%至-30%。
主要系下述三方面所致:①与政府应用相关业务市场需求延期慢于计划; ②去年同期盘活资产导致营业外收入所产生的利润较高;③去年同期募集 资金项目结项导致本期折旧摊销费用加大。
预计201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0万元至8000万元
尽管公司业务收入将平稳增长,但受市场竞争加剧及人工成本、折旧摊销费用增长等因素影响,预计亏损。
预计2013 年1-3 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 720 万元– 1150 万元
(1) 2013年第一季度相对于上年同期亏损减少,主要系营业收入相对于上年同期保持增长,同时芯片业务亏损相对上年同期减小所致。 (2) 一季度为公司业务淡季,尽管预计报告期内公司收入较上年同期保持增长,但因公司持续加大业务投入导致成本费用上升,进而导致整体亏损。
预计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816 万元-4961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0-30%
2012 年度公司业务收入保持了合理增长,但公司在四季度收到的政府补助 款比预期增加,导致公司2012 年度净利润增长高于预期。
预计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盈利:2280万元至3140万元,比上年同期变动:-20%至+10%。 业绩预告出现差异的原因 2012年第三季度业绩预告出现差异的原因主要系公司于2012年9月处置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9号金隅嘉华大厦A座10层的房产(A1001-A1012室),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300万元。此事项已于9月4日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及巨潮资讯网(上刊登(编号2012-042)
预计2012 年01月01日至2012 年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0–35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0% - 100%。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201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出现差异的原因主要系:2012年6月7日,公司及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控股子公司收到增值税退税返还款共1500万元左右,全部计入二季度营业收入,对净利润影响额为增加约820万元。
预计2012年01月01日---2012年03月31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00万元–1500万元。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1) 报告期内公司芯片业务市场订单较少,继续大幅亏损; (2) 一季度为公司业务淡季,尽管预计报告期内公司收入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因北斗产业相关人才竞争加剧及通胀的因素,人工成本费用增幅较大,导致营业利润下降; (3) 报告期内市场竞争导致部分产品毛利率下降; (4)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公司资金紧张,贷款规模扩大,导致报告期内公司利息支出较上年同期大幅度的增加。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